位于武威市南40多公里处。因山势陡峻,断崖如削,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故名“天梯山”。现存洞窟19个,史书记载北京王温果蒙逊曾在凉州今武威市)城南开凿石窟,推测现存最早的石窟可能就开凿于北京时代。北凉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以至宋、西夏、元、明,清各代,都有兴建或重修。现存洞窟中,第1窟、第4窟、第8窟均为中心柱窟。其中心柱为方形,与金塔寺的中心柱结构一致,但方柱上部的层次更多,时代可能会比金塔寺早。现存最大的石窟为第13窟,位于窟群的北端,原建于唐代,西夏、元、明,清、民国均有重修。从窟底到窟顶高27米,主尊倚坐大佛,高23米。大佛两侧的南、北两壁,从里往外分别雕造弟子、菩萨、天王各一身,高均为16米。造像虽经后代多次重修,但仍留有一“定的唐代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