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敦煌八怪分享敦煌文化——敦煌石窟的制作(2)
发布时间:2020-08-21
  |  
阅读量:
3.在石窟开凿完毕之后,以泥土把墙壁抹平,做成适宜绘画的墙壁,对于壁画的制作来说,称为地仗层,地仗层完成后,壁画分儿道工序进行:(一)在洞窟的墙壁上安排设计全窟的内容;(二)起稿:按设计的内容在墙壁上绘出草图:(三)敷色,起稿完成后,就要敷色,包括绘制底色和对人物形象进行晕染。北朝时期的壁画人物肤色的晕染采用了特殊的叠染技法,古代画论中称为“天竺遗法”,或称“凹凸法”。这样的方法源于印度,但在中亚和新疆西部的壁画中,与印度的画法已有一定的区别。 (四)定型线,在敷色完成之后,还要通过线描把人体各部
分明确地表现出来,这道线称为 “定型线”。
4.由于时代风格的不同,绘制的工序也会有所不同,如早期壁画多以士红色绘制底色,但隋唐时代,有些洞窟并没有绘底色, 似乎省略了这道工序。早期壁画多采用西域式晕染法,晕染的层次比较丰富,用色也很厚重,晕染完后,往往把起稿的线条遮盖了。因此,必须在最后再勾一次线,以突出人物形象。这道线称为“定型线”或“提神线”。隋唐以后,中国的画家们逐渐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画法。就是以线描造型为主,按线描的结构来进行适当的晕染,既表现出人体明暗关系,又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笔法”的精神,这样就要求在起稿时就把线描画得很好,晕染的颜色较淡,不会压住线条,因而也就不需要最后一道“定型线”。
咨询电话
13309372166
公司地址:甘肃省敦煌市南大街古玩城对面巷内10米
邮箱:79474834@qq.com
在线商城: 淘宝店铺:
Copyright © 敦煌八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80041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