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敦煌八怪分享敦煌文化——倒立和叠罗汉运动1
发布时间:2020-09-07
  |  
阅读量:

倒立是一种形体技巧运动,也是古代百戏内容之一。 倒立俗称“拿大顶”,汉代称“倒植”,东晋称“逆行”,唐代称“掷倒”,明代称“竖蜻蜓”,等等。  表演倒立技巧有多种表演姿态,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是双手据地而立,即足部朝天,手臂在下,支撑全身的重量,成为倒立平衡。
倒植的式样,汉画像石(砖)中有很多,如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七孔桥出上的汉画像石中,有一幅《樽上倒立图》,图中有两个女伎在一大樽上分别做单手倒立状,而身姿各异。又如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中有一幅《双重倒立图》,一伎双掌撑地倒立,其左足掌上有一小儿做单手项悬于空中。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不少表现倒立活动的画面,最早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倒立图,是在北魏第251窟中,该窟四壁以及中心塔柱塔座下方四周绘药叉数十身,分别做各种手舞足蹈、项天立地等动作,其中北壁说法图下方有一身药叉双掌撑地,昂头,挺胸收腹,屈腿,正做倒立状。
咨询电话
13309372166
公司地址:甘肃省敦煌市南大街古玩城对面巷内10米
邮箱:79474834@qq.com
在线商城: 淘宝店铺:
Copyright © 敦煌八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80041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