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在装饰艺术方面充满了创造精神,藻井图案内容丰富而表现细腻,如第401窟的藻井,中心是一朵八瓣莲花,莲花周围有四身飞天,并有翼马、凤凰等神禽异兽四身,他们不是很整齐地排列,而是自由地朝着一个方向飞行,飞天分别弹奏着琵琶、横笛、笙等乐器,体态轻盈。碧绿的底色衬托出一种清澈明净的气氛。在方井四周绘出华丽的禽鸟联珠纹、鱼鳞纹和垂角纹,外层的色彩富丽与中心的单纯明净形成对比,别有一番情趣。 第407窟的藻井可以说是隋代藻井的典范之作,这个藻井中心也是一朵双层八瓣大莲花, 花心是一个绿色的圆圈,圆圈中画出三兔造形。在莲花的周围又有八身飞天环绕莲花飞行,这些飞天手托鲜花,兴高采烈地行进,长长的飘带伴随着流云、鲜花充满了空中,具有热烈的气氛。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两身披着袈装的和尚也加入到了飞天的行列。-身持杖,一身托钵,这是隋代飞天中独特的成员。在藻井的四周,还画出菱格莲花纹和鳞片纹、垂角纹等,色彩华丽,配合着飞天与三兔奔跑强烈旋转的动势,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激昂情调(图3-28 )。
除了传统的忍冬纹、莲花纹、火焰纹等纹样外,隋代图案中令人瞩目的是联珠纹、菱格纹、狮凤纹等来自波斯的纹样,在一些彩塑菩萨的衣纹上, 往往也画出这些图案,因为这是当时纺织品、服装上流行的波斯纹样,是隋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反映。
隋代图案还十分注重色彩效果,如第292窟、420窟、427窟等窟的佛背光图案,画家着意以青绿色染出具有光线变化特点的效果,配合白色及金色等颜色的勾线,表现出了奇妙幻化的佛光,体现出画家丰富的创造力(图3-29 )。
总之,隋朝石窟数量大大地超出了前代总和,在北朝石窟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艺术,在形式、技法和风格上进行广泛的创新,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隋代时代较短,但隋代洞窟开启的很多艺术形式到唐代更加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