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法国在这方面反应得也实在太慢:一直拖了70 多年才陆续在国内出版。1981 年直至190年才出齐r 6卷本。我国学界是194年正式出版译 本的, 按照常规衡量,还算是比较迅捷的,这也反映了价酒笔记的重要性,最后,再谈谈伯看和在收煌学发展中的功助,我们之所以选择了“功 助一词,决无长洋人志气。天国人威风的意思。任何实事来是的人, 如果了解伯看和在倡导教娘研究中的际合作精神后,一定会有一点感悟之心的,199年,伯看和在北京大国饭店举办了教煌写本精品展,协动了罗板玉等大学者。罗振玉相会伯看和并索要牧煌遗书有关资料,伯看和微然相付,阿时进行了畅谈。据说当时“户外大雨如注,若弗阳也”,这就是《敦煌石室遗书》的来由。从此之后,伯、罗二人关系日趋密切,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从1910年至1913年期间,伯希和从法国源源不断地给这位相识不久的中国学者寄来了包括古典籍,地志,图经、星占书、阴阳书、古类书等敦煌写本的影照,这又形成了罗振玉的《鸣沙石室佚书》。